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于3月14日闭幕,会后举行的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在“两会”开新闻发布会。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温总理的答问中充满了浓厚的告别色彩,带有不少感性的内容。不过,告别并不代表着讲话平淡如水。正相反,温总理在问答中透露出的信息,带给国内市场极大的震撼,最具爆炸性的则有关房地产调控。
温总理表示,中国从2003年开始搞房地产调控,先是六条调控措施,到2005年的国八条,2006年又制定了国六条。但为什么调控不见成效?群众也在责怪我们,说房价越调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我听到了感到十分痛心。
他认为,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金融、土地、企业等各项政策,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地方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大量的收入。涉及到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改革的阻力相当之大。为什么这两年房地产调控有所进展?温家宝认为,首先是我们调控的决心坚定而不动摇;其次,我们抓住了一个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的要害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温家宝认为,中国有13亿多人口,又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而且将会是持续的。但从方向上看,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租房。对今后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温家宝的几点强调震动了国内市场:
第一,要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和健康发展。如果盲目发展,出现经济泡沫,一旦破灭,不仅影响房地产市场,而且会拖累整个经济。第二,什么叫房价合理回归?我以为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第三,房地产的发展,毫无疑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手。但是政府这只手也不可以缺少,因为它更具有稳定性和促进公平。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