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往事,人民币里有人民!

    第三套人民币从1955年就开始组织调查,研究方案。样稿设计于1958年,当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中“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在样稿中缩影为交通、电力、农业、机械、钢铁等行业生产场景——此谓“两个先行”和“三个元帅”,由《人民日报》率先喊出来。
    到1959年1月,鉴于印钞设备和技术条件已趋于成熟,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更换新版人民币的请示。周恩来总理对设计样稿作了详细批示:反映农业的多了一点,应加一张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好把1角的改成这样的内容,因为1角票学生用得最多,对他们可起教育作用;画占得面积太大,不像钞票倒像是一幅画了,人像也一般化,个性不突出;5元券背面的“石油矿井”图案应与2元券背面的“露天煤矿”对调;1元券稿样中有一处汉语拼音写错了,应该改正。
    经多次修改和审批,到1959年6月,除10元券和5角券外,其他票券设计方案均被批准并陆续投入生产。1角券上图案为青年学生参加劳动,反映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角券主景为武汉长江大桥,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1元券是女拖拉机手生产图,一方面象征农业为基础,另一方面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妇女当家作主,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
    所谓货币是国家的名片,这在第三套人民币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2元券和5元券的正面分别是机床工人和炼钢工人,一套人民币中有两个面额的票面与重工业有关,体现了以工业为指导,重工业“以钢为纲”的时代路线。因为年代久远,已无法找到人物原型,不过孟泰、王崇伦等钢铁工人,都是这一行业工人的代表。背面则分别是石油矿井和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
    10元券图案及水印几经修改,到1965年得到中央批复意见:正面主景用“人民大会堂”,各族人民的形体、大小要差不多;女代表的形象要画得漂亮些,不要塌鼻子,宽嘴巴。最后定下的图案是“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象征人民当家做主人,国家富强团结,故又称“大团结”。5角券则因为周恩来提出“角券中可否用一个轻工业题材”,才几经修改到1972年定下纺织车间的主题,象征轻工业的发展。
    之前的两版人民币,毛泽东都拒绝把头像放上去,所以第三套人民币样稿中也不再提这事儿。但“文革”时期,印钞厂有些“革命群众”打电报给人民银行,声称要停止正在印刷中的1元券,提出要印制带主席头像的钞票。总行上报中央后很快收到国务院转达的意见:“主席不同意在人民币上印他的像”,此事才告结束。
    人民币之所以叫人民币是因为以前的人民币中有人民!


附:第三套人民币图片

第三套人民币图片


      第三套人民币从1958年开始统一设计,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设计思想鲜明,印制工艺也比较先进。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能力,为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枣红一角:正面图案主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反映青年学生下乡参加义务劳动的场景;背面为国徽和菊花,象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欣欣向荣。枣红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币的首发券,设计风格反映了人民币设计由第二套向第三套过渡的痕迹,取消了上边框,但仍保留着下边框。发行时间为1962年4月20日,因正面人物有向左走和向右走之分,当时认为不妥,遂于1971年11月20日只收不付,退出流通。



    二、背绿水印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三币王之首,流通时间短,存世稀少。区分真假背水,冠字很重要。134组包括:134、143、314、341、413、431;136组包括:136、163、316、361、613、631;130组包括:310、301、013、031。

 


    三、背绿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背绿共160个冠号,其中补号907分为有人字暗记和无人字暗记两种)。有人字暗记的包括:123、234、345、456、567、678、789、890、901、012、135、357、579组;791组的791、719,补号907,共计81个冠号。无人字暗记的包括791组的917、971、179、197、913、246、468、680、802、024、124、125、126、127、128、129组,以及130组的130、103,另加无人字暗记的补号907,共计79个冠号。



    四、红三凸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凸版有水印。



    五、红色冠字二罗马凸版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凸版印刷,无水印。
 


    六、红色冠字二罗马平版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平版印刷,无水印。
 


    七、三罗马蓝冠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平版印刷,蓝色冠字三罗马。
 


    八、二罗马蓝冠一角:正面和背面图案同上,平版印刷,蓝色冠字三罗马。


 


    九、凸版二角(三罗马: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背面为国徽与牡丹花。



     十、三罗马二角: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背面为国徽与牡丹花。
  

 
     十一、二罗马二角:同上。




     十二、凸版水印五角:正面为纺织车工,反映轻工业建设成就;背面为棉花和梅花,棉花是人间最温暧的花;梅花却能在最冷的寒冬开放。凸版印刷有水印。

 

 
    十三、平版水印五角:同上。
  


     十四、普通五角:同上。平版无水印。
  

 
     十五、古币一元:正面为女拖拉机手(以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为原型),反映以农业为基础;背面为天山放牧图。五星与古币混合水印,凸版印刷。



    十六、三罗马一元:同上。



    十七、二罗马一元:同上。
  

 
     十八、古币水印车工2元:正面为车床工人生产图,反映以工业为主导;背面为石油矿井。五星与古币混合水印,凸版印刷。
  


     十九、五星水印车工二元:同上。五星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三罗炼钢五元:正面为炼钢工人生产图,反映工业以“钢”为纲;背面为露天煤矿。五星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一、二罗炼钢工人五元:同上。



     二十二、三罗马十元:正面为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反映以民主为主题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背面为天安门。天安门固定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三、二罗马十元:同上。



     二十四、荧光十元:同上。在暗室里用紫外线直接从正面打光可以看到背面美丽而规则的淡绿色荧光。



声明:此文章、图片系本平台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文章、图片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华夏文产汇  
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