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芙蓉园前段时间,被发现有错误并上报国家局,国家局经了解后将此定性为错片。经研究发现,大唐芙蓉园错片在版式上存有少量的异版,主要特征就是第三条名址线为单点线名址线,数量极少。不曾想,在这些异版大唐错片中又有一些数量更少的罕见地具有明显子模特征的变异版,本人暂将此称罕见之变异版大唐片称为“大唐错片点点红”。这样,大唐芙蓉园一共有三种版式,分别是第三条名址线为双点线的版式(简称双线版,绝大多数是此版式)、第三条名址线是单点线的版式(简称单线版,少见)以及第三条名址线是单点线同时“27”之间带有红点的版式(简称点点红版,极少见)。三种版式分述如下(以下均需在带光源放大镜下观察)。
一、单线版
1、单线版第三条名址线为单点单线组成,肉眼观察为实线的感觉,光源放大镜下是非常精制均匀的单点线,前两条名址线均为单点线组成。而双线版中的三条名址线,其中前两条是单点单线组成,而第三条名址线却是由一粗一细的点组成的双线,这是和单线版的主要区别。
2、单线版“27”中的数字“2”中那一下横线是由三条点线组成的,而双线版“27”字中的“2”字中那一下横线是由二条点线组成的。
3、单线版左下角的英文字母中所有的四个“t”字母,均为小写“L”型,即没有上面的一横线,而在双线版中左下角的所有字母“t”上面的一横非常细小而清晰。
4、单线版邮资图中的“60”分的数字“60”是三圈线组成,双线版是两圈线组成。
以上是单线版和双线版主要的一些区别,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微区别,大家不妨仔细观察。
二、“点点红版”特征
“点点红版”是在单线版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明显子模特征的变异 版,数量极少,极为罕见。
1、“点点红版”片中“27”字的中间出现了一个小红点,肉眼清晰可见,形状既象是一饱满的“花生”又如象征富贵的“葫芦”。单线版和双线版中均无此特征。
2、“点点红版”片左下角大唐芙蓉园的“园”下面还有一更小的红点,颜色同“27”点红,肉眼可见。单线版和双线版中均无此特征。
3、“中国邮资明信片”中的“片”的右上角还有一个细小的红点。
4、 在某个字母的旁边还有一个小红点。请大家自己有机会仔细观察。
“点点红版”其他特征同“单线版”。
目前的双线版数量是绝大多数,而单线版少见,但也已经有包括实寄片在内的单线版出现,而点点红是极为少见,堪称罕见,经过实寄的“点点红”片,目前末见踪影。
北京邮商陆某堪称全国第一位发现“点点红”变异品的人,这个人了不得,极具观察力。北京市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点点红”大唐片基本上是经陆姓邮商之手流出。本人讲过,对大唐片的研究会成为专题研究,就是基于大唐片信息丰富,版式多样的基础上的。如果有一天“点点红”成了珍品,北京陆姓邮商有资格载入邮史。而且前段时间面世的赝品大唐芙蓉园和这个罕见的“点点红”变异版还有一段故事在其中,有机会再讲天下苯贼一箩筐的故事。
大唐芙蓉园错片本身就是普白片中的一朵奇葩,而“单线版”和“点点红”大唐错片宛如出水芙蓉般夺目生辉,使得大唐错片又多了几分鬼魅。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