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9年12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古田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一枚。这套邮票图案采用的是王路先生的油画《古田光辉染层林》,画幅为82CM×162CM,现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一九七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主持下,请来部分画家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相关作品,北京画家王路的《古田光辉染层林》是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创作的。王路先生在创作时十分巧妙地调动油画色彩丰富、画面恢宏的特点来描绘:当年举行古田会议的地方,是一所旧式乡村院落,要是如实描绘,就不可能显示这一革命纪念地的伟大崇高光辉神圣,而在这幅画中,画面正中是红枫苍松簇拥着的院落,房屋上面竖立着“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院落周围是飘扬的红旗和前来瞻仰革命圣地的群众,画面右侧是一支解放军队伍正走向古田会议的旧址,左侧有一辆正驶出画面的拖拉机,前景是正在金色的田野里收割稻谷的人们。画家通过屋后山林和远处群山的渲染,衬托出这一座房屋的鲜丽明朗,建筑物的绝对对称、丰收季节的温暖色调、高大挺拔的松树、云雾缭绕的群山……这在当时都是具有特定寓意的符号。但邮票图在设计中对油画的原作进行了部分改动:去掉了画面上的拖拉机和解放军队伍,删减了稻田里的人群,调整了树木和旧址建筑的位置,同时将会议旧址的画面适当放大,从而使邮票画面更为简洁,并突出了邮票主题。
今日,非常高兴收到了《古田会议八十周年》邮票设计者王路先生亲笔签名题词的实寄封,请欣赏:
王路 1936年8月1日生,安徽省霍邱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吴作人、董希文、艾中信。1959年至1961年处女作“白洋淀上”、“黎明”、毕业创作“北国风 光”等油画风景在一系列全国大展中获好评,于1963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是北京画院同辈画家中最早加入协会的。艾中信先生曾著文说“王路成了新中国第一个以油画风景为创作题材的画家”。此后参加全国性美展20余次,作品多次赴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76年、1983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随吴作人团长出席在日本中国画展的开幕式。1995年赴美参加波特兰个人画展得展出.共计353件作品参加89次国内展览。十次获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古田会址”、“白洋淀上”、“天山之晨”、“花”、“长江三峡”等六幅油画。为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创作了“日月潭畔”、“阿里云海”、“玉山积雪”等多幅油画。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巨型油画“灰撤江河”、“珠穆朗玛峰”等油画,为鲁迅博物馆画了“漓江”、“黄山”等油画风景,并为日本唐人馆创作多幅油画,共计被收藏作品百余幅。114幅作品以各种文字出版100余次。总计作品400多幅。历任北京画院油画、雕塑工作室主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系列高级评审委员会会员。1996年退休。198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王路油画选叁集。2003年在北京大陆艺术家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中国油画全集选登“古都夕照”、“秋的礼赞”两幅油画。
以上为厦门市的邮友王嘉信先生采用一九七四年人民美术版的明信片在邮票发行首日制作了这枚《古田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极限片。这枚明信片的原图就是画家王路先生在一九七二年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创作的《古田光辉染层林》油画。
上面这一幅《古田光辉染层林》油画,则是王路先生创作于一九七三年的作品,油画主要构图与第一幅基本保持一致,但与第一幅同题画作不同的是,拖拉机从右侧驶向了画面的中心,解放军队伍是从左侧走向旧址,而且稻田里的人群和红旗、主图上的树木与建筑的数量和位置也不完全相同。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