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以“当地邮戳为准”在互联网时代将再放异彩

时间:2010-08-12 作者:创建集邮之都网

 

  当纸质信函还是人们的主要通信方式时,我们会经常看到“……在X月X日之前寄出,以当地邮戳为准”的字眼。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文书代替纸介质文书,电子合同等重要文件在许多国家也有了法律地位。这时,又如何“以邮戳为准”呢?

  EPM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EPM是被万国邮联AES工作组称为“盖在纸质信封上的邮戳的电子等价物”,而功能又远远超出传统邮戳的一种新型业务。它主要是为电子邮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提供数字签名、加盖时间戳、保证内容安全、为日后查验提供凭据等服务,从而确保信息文件传递内容的真实、可信、有据可查。

  据统计,美国邮政管理局(USPost)作为电子邮戳业务的供应商,在2006年仅此一项净收入就将达3亿美元以上。

    在互联网应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寻找邮政新的业务增长点,是全球邮政行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EPM无疑是世界邮政行业在网络信息服务市场上一个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邮政应该积极参与万国邮联的相关工作,及早开展电子邮戳相关技术和业务研究,为我国邮政开辟这一新的业务领域奠定基础。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首先,EPM业务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经过近两年的调整,目前发展势头迅猛,网民数也已达8000万,对电子邮戳的市场需求势必会越来越大。美国等发达国家邮政为电子邮件、电子政府公文、电子法律文件、电子贸易单证、互联网广告等提供电子邮戳服务,取得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EPM技术已相对成熟。如上所述,万国邮政联盟已组织起草了《电子邮戳接口》标准,为开展全球电子邮戳业务提供共同的数据接口规范。一些世界著名软件开发商(如微软、Adobe等)也已加盟此项工作,在Microsoft Office 和Adobe Acrobat Reader等办公软件的最新版本中集成了EPM功能模块。另外,EPM服务使用起来简单,用户投入成本小,系统改造不大,适合目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

  第三,我国相关法律即将完善。最近,我国《电子签名法》(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开始由全国人大广泛征求意见。《电子签名法》颁布后将会极大地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也将为中国邮政开展电子邮戳业务提供法律依据。

  第四,中国邮政作为承担国民通信普遍服务的机构,具有长期提供合法意义邮戳的历史,是公认的公共服务结构,法律上也规定了其保护客户信息隐私的义务,是合适的中立第三方。另外,中国邮政具有全国范围的可达性和可信性,多年来在国民中具有良好的信誉。

  第五,邮电分营五年多来,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也建成了邮政自己的CA认证系统,为EPM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中国邮政作为万国邮联的成员,在发展EPM业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国内,目前EPM的发展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虽然其相近产品也是国内各安全认证机构发展的重点业务之一,但采用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其相关产品不能实现国内、国际互通,已经成为限制其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万国邮联全球EPM服务战略恰恰立足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问题,其EPM接口标准很有可能成为国际电子信息交换安全保证的接口标准。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中国邮政借助 “邮戳”这一传统色彩的概念切入CA认证市场,将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机。中国邮政应抓住机遇,在信息化时代积极开拓EPM这一新的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信息社会“以邮戳为准”将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