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美国反英战争邮票特别彩色邮戳

    发生于1812年6月到1815年1月的反英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它最终让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压迫,为美国赢得了真正的独立,也帮助美国民众建立起民族认同,并在战争中诞生了美国国歌,因此又被称作第二次独立战争。它实际历时仅两年半,但跨越了4个年度,因此美国邮政用4年时间连续发行了4组邮票来纪念。邮票发行时间选择当年重要战役发生的时间,每套邮票都有对应的彩戳。

(图1)



    图1是2012年8月18日发行的第1组邮票和彩戳,邮票表现美国海军史上最有名的风帆快速护卫舰“宪法”号。拥有44门火炮的“宪法”号在1812年的海战中先后击沉和击败了两艘英舰,让看不起美国海军的英国人大为震惊。从此“宪法”号成为年青的美国海军力量和美国独立的标志。目前停泊在波士顿的查尔斯顿海军基地供人参观,因此这套邮票的首发城市选在波士顿。

(图2)



    图2是2013年9月10日的发行的第2组邮票和彩戳,邮票表现1813年9月10日的伊利湖战役。美国海军伊利湖分舰队司令佩里指挥旗舰“劳伦斯”号与英军旗舰“底特律”号激战,当“劳伦斯”号被打得伤痕累累,佩里登上唯一一艘能用的小艇,在炮火中划行,登上和指挥美军“尼亚加拉”号双桅船继续奋勇作战,迫使英军舰队投降。这场战役奠定了美国在伊利湖的控制权,并让美国人在9月29日收复了底特律。邮票画面来自威廉·亨利·鲍威尔1873年完成的名画《伊利湖之战》,现放置在国会参议院。

(图3)



    1814年夏天,英国发动攻势,并攻占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在8月焚烧了白宫,然后向巴尔的摩发起进攻。图3是2014年9月13日发行的第3组邮票和彩戳,邮票表现1814年9月13日英军炮轰扼守巴尔的摩的要塞麦克亨利堡,但遭到美军顽强抵抗,25小时久攻不下后被迫撤退。第二天早晨,一位35岁的诗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看到在炮火中依然迎风招展的美国国旗而深受感动,写下了后来成为美国国歌的《星条旗》。这套邮票的首发城市在巴尔的摩。

(图4)



    1815年1月8日,5000多名英军排成整齐队形向新奥尔良发起冲锋,美军名将安德鲁·杰克逊沉着地等英军靠近才下令开火,英军死伤2000多人,连司令也被击毙,又俘虏500多人,美军仅伤亡70多人,取得大捷。杰克逊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并在日后成为美国第7任总统。图4是今年1月8日发行的第4组邮票和彩戳,它是美国今年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英军在战场上连连失败,被迫求和,美英双方在1814年12月24日在比利时城市根特签署和约,正式停战。但因为交通和通讯不便,和约消息在半个月后还没有传到新奥尔良,否则新奥尔良战役也许可以避免。美国总统在1815年2月17日才签署了《根特和约》。说来有意思的是,战争的爆发也同样存在信息传递不通畅的问题。18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对英宣战的理由之一是英国对美国的贸易禁运,但英国曾极力避免对美战争,已下令解除了贸易禁运。这个消息在开战之后才姗姗来迟地到达美国。另一说法是美国媒体有意拖延了这一消息的公开,直到战争打响。

 


 

来源:上海集邮
作者: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