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解读实寄封:中华邮政 • 法币时期 • 国际航空邮资 “ 尾日封 ”

       抗战胜利后,由于民国政府积极准备内战,扩充军费,法币不断贬值。


       1948年8月,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的失败导致政治、经济的总崩溃。


       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进行了所谓的“币制改革”,即:用金圆券替代法币。


       1948年8月19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金圆券发行办法》,8月23日金圆券正式发行,规定:金圆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并通告旧法币从11月底作废。


       实行金圆券后,邮资亦应随之调整,但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对,直至11月17日始得立法院审议通过,于1948年11月19日起实行。


       此前,由于航空费用不断提高,邮政实在无法负担,在未经立法院批准的情况下,航空资费于1948年11月6日已开始实行金圆券计费。


       1948年8月21日~1948年11月5日是国际航空邮资采用法币计费的最后一个邮资期,资费标准为国际平信资费30万元(起重20g),国际航空资费80万元(起重10g),国际挂号资费每件40万元。




       上图为:1948年11月5日,从汉口寄德国的国际航空挂号信函。


       此信函于1948年11月23日到达目的地,总共贴邮票16枚,邮资合计:法币150万元。


       信函寄出日是:中华邮政国际航空邮资采用法币计费的最后一天,颇具邮史意义。


 


本文作者 :新疆小朱

编辑整理 :跑跑爱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