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还在被忽悠?老预订户才是被割的韭菜,发展新人不过是空谈!

当你看到邮票和纪念币市场上那些令人瞩目的新政策时,你是否曾经怀疑过,这些政策的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真实意图?让我们揭开这一层面纱,看看目前邮票和纪念币的发行方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以及这些算盘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新预订”还是“旧套路”?
近年来,邮票和纪念币的发行方频繁推出各种新花样,试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各种新潮的盲盒、手账以及特别版年册接踵而至,仿佛要为这个逐渐冷却的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然而,这种尝试是否真的能带来期望中的效果?答案显然并不乐观。新预订户的困境就像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刚刚加入这个市场的年轻人,面对的是极其苛刻的预订条件和竞争激烈的抢购战。年册和套票的预订,时常变成了一个“抢命游戏”,成功预订的几率微乎其微。即使预订放开,发行量的暴涨也会让邮票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你是否曾注意到,邮票的价值在面临大量发行时,价格会跌至五折甚至更低,这样的恶性循环只会导致收藏者的流失。所谓的“吸引年轻人”,最终不过是空谈罢了。发行量的悖论:越多越低迷目前邮票和纪念币市场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发行量的极端波动。你或许还记得,曾经的二轮猴币发行量高达5亿枚,然而这导致了严重的价格崩溃。现在,央妈开始降低发行量,比如2023年的京剧币发行量已降至6000万枚,这虽然看似减幅明显,但市场的反响却依旧平淡。真正的收藏者知道,邮票和纪念币的价值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稀缺性和历史价值。
实际上,拥有一两枚精美的邮票,或者收藏一套设计独特的纪念币,远比大量积压的“卷币”或“盒币”更具收藏价值。卷币和盒币的存在,原本只是为了炒作和倒卖,而非真正的收藏。老预订户:被割的韭菜尽管发行方频频宣扬“年轻化”的政策,但实际上,他们的主要目标群体仍然是那些老预订户。为什么?因为这些老预订户已经深深扎根于市场,他们的忠诚和习惯使他们成为发行方的“稳定收益源”。然而,事实却是,这些老预订户往往成为了被割的韭菜。邮票市场的现状让人感叹。老预订户们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波动,始终坚持预订,尽管他们常常被新政策和价格波动所困扰。集邮市场的冷清,不仅让这些老邮迷感到失落,也使他们的投资价值大打打折。发行方看似在努力吸引新人,但实际上,他们更依赖于这些老客户的支持。这种情况让人不禁怀疑:发展新人的口号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操作意图?未来展望:集邮的存亡抉择
集邮市场的未来,正面临一个严峻的抉择。邮政部门虽然尝试通过减量发行、扩大宣传等方式来刺激市场,但效果似乎微乎其微。市场的萎缩、老客户的流失、新人的短缺,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集邮行业的困境。你是否认为,仅仅依靠口号和政策调整,就能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发行方真正希望发展新的收藏群体,或许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废除老预订户的资格,重新制定公平的预订政策。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老客户的大量流失,最终市场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困境。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政策的制定,更关系到整个集邮行业的未来。综上所述,邮票和纪念币市场的现状,恰恰反映了一个行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真实困境。老预订户的处境无疑是令人心酸的,而新人的培养则显得更加迫在眉睫。你是否愿意继续被这些表面现象所忽悠,还是希望行业能够迎来真正的变革?市场的未来,或许就在于你我的选择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