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6月中国邮政发布《关于严肃邮资票品经营销售纪律的通知》,打折邮票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邮政系统多年积压的打折邮票问题,迫使政策出台。但这一纸《通知》能否真正解决这一行业顽疾,值得深思。好笑的是,2025年甚至中国集邮官网还公开公布了邮票打折的情况。打折邮票的根源问题打折邮票现象已存在数十年,且成为一种“文化”般的存在。根本原因之一在于部分邮局为达成销售任务,通过低价倾销以完成业绩。打折力度之大,甚至低至五折以下,线上平台的低价使邮票成为“廉价商品”。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收藏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币世界】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更为棘手的是,邮票的使用不再局限于传统邮寄,而是逐渐转为包裹邮资抵扣。大额的邮票销售成为邮政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牺牲品,造成邮政系统内外部的失衡。《通知》能否扭转局面?
《通知》虽然分析了打折邮票的内外因果,却并未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邮政企业与集邮者的关系愈发复杂。邮票仍是商品,尤其在面对现代的电子支付和便捷的快递服务时,谁还愿意按面值购买邮票寄包裹?即使邮政系统通过政策控制新邮票的销售,也无法解决多年来积压的打折邮票。邮票市场上,过剩的邮品依然处于低价流通状态,这让政策的执行效果显得苍白无力。集邮者该如何应对?
集邮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何理性选择邮票,显得尤为重要。面对邮政的打折倾销,非必要情况下,最好选择延迟购买邮票,利用市场打折获取更多优惠。而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抓住打折后的低价可能会带来可观的收益。在此环境下,集邮者应当理性对待,不盲目追求新邮或面值邮票,而是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以更低的成本去购买。从根本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打折邮票的问题,不仅仅是销售和政策管理的问题,更是邮政整体战略的失衡。只有在制定有效的消耗机制,解决邮票过剩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时,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切实减少过剩发行,才能避免“纸上政策”的空洞,使邮政服务真正回归到最初的价值与功能。打折邮票的问题需要深思,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纸《通知》能够轻易完成的。只有从根本上调整邮政发行和市场结构,才能为邮票的未来带来真正的曙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