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邮票造假简史--旧中国篇 | “印刷品没价值”?

在经济环境下行时,人们优先满足衣食住行需求。好邮票,与名人字画等奢侈品一样,作为衣食住行以外的更高层次需求,受美西方逆全球化的骚操作,及特朗登发动的反人类贸易战的影响尤其明显。  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历经七年沉浮,现在邮票行情,与所有其他资产行情一样,正处于谷底。  在这种大环境下,贬低辱骂邮票、集邮、邮政、集邮者是流量话题,通过操作这种话题,获得推送流量,被推送的人越多,参与评论点赞转发的人越多,然后就会获得更多流量。在这种“黑暗魔法”加持下,一篇骂邮票的推文用某95后发布者的话说有一千多元流量收入,俨然成了发财致富的门路。  此类流量话题很多,比如说邮票是“印刷品没价值”。宋版木刻书还是印刷品呢,能不能用确定有价值的一斤大米跟你换一本“印刷品没价值”宋版书?  你的出生证、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毕业证、学位证、荣誉证、房产证、结婚证、孩子准生证,全都离不开印刷!就连你拼了吃奶的力气赚的每一张钞票,全都是真正的印刷品!都没有价值?!   还有说邮票有很多假票,所以真票没有什么价值了。钞票也有假钞,所以你的真钞票也没有价值么?用一斤真大米跟你换一斤真钞票行不? 这都是什么逻辑?!
  怎么好像言论越反智,越显得有“独立思考能力”似的?而造假的人可不反智,有足够价值的东西才会去造假。  中国好邮票的假货很多,造假者来自不同时空各时期各地区,正说明中国的好邮票很有价值,且被古今中外不同时空的人们共同认可!   假邮票的历史和邮票发行史一样悠久,远非这几年才出现的现象,更不是中国特色现象。一百多年前欧美国家刚发行邮票时就有了邮票造假,见:邮票造假简史--世界篇   且看部分著名旧中国假邮票案例:一、1903谢选卿伪造福州对剖票封  源自西方的邮票和集邮,通过西方列强的军事和经济侵略,逐渐来到中国。但直到清末民初,中国的集邮活动还仅限于在华的外国人。中国早期发生的各种假票案,绝大多数与外籍人士有关。他们还经常利用中国邮政人员的幼稚,人为制造一些变体邮品,从中牟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福州邮局将蟠龙无水印红2分邮票沿对角线一剪为二,代替1分邮票使用。邮局的解释是因上海至福州运送邮票的轮船在海上被飓风所阻,福州缺乏1分邮票,外籍局长不得已遂用对剖票应急。  根据气象资料,那年10月该地区根本没有飓风。实际这种著名的“福州对剖票”(亦称“飓风票”),由一名俄国邮商“导演”,是一出内外勾结的闹剧。不过,这不影响它成为清代珍邮。半殖民地的清末,类似人为产生的珍邮不稀奇。  该票虽仅使用3天,但为不少外国集邮者创造了投机牟利的良机,一时出现抢购热潮。由于集邮界视其实寄封为珍稀品,邮局内个别中国人开始效法伪造。  当年福州邮局职员谢选卿,意识到这种信封有利可图,就私刻日截,先后制作了几千枚伪造封,甚至发动全家,将新封悬挂室外,任其风吹日晒,迅速变色,赶制品应市,后来因事发离职。  谢选卿制作的大量伪造封长期在国内外集邮者手中流转,直到40年代才逐渐被揭露,且被一众早期集邮家当真品购买收藏与出售。  虽然看起来很难,但是谢选卿伪造福州对剖票封与真封还是有区别的,大可不必因噎废食。比如根据前辈们的研究成果,下面一枚即符合谢选卿伪封特征(拍卖平台水印已P掉)。二、邮商品斯,销毁假“临时中立”  英国人品斯是上海最早的邮商之一。 民国初年,他曾购入几百枚各种面值的“临时中立”邮票,当售出一部分后,才察觉全是伪加盖品,品斯当即把剩余的邮票全部销毁,以便在集邮界挽回影响。三.上海邮票会会长布许,售假“临时中立”  上海邮票会会长布许,亦兼营邮业,在品斯未查出该票是伪品时,布许也得到了不少上述邮票。  但是发觉有伪后,品斯将余票销毁,而布许却明知是假仍全部对外售出。两人职业道德的高下,不言而喻。四.英籍犹太人汇啦,伪商埠珍邮吃官司    清末民初,大量的外国邮商在中国沿海城市开办邮票店,举办邮票拍卖等活动,由此产生的买卖邮票纠纷事件也逐渐增多。有时还把官司打到法院去,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民国初年,上海一位英籍犹太人汇啦在江西路南京路口开设了一座汇啦洋行,出售各国邮票。  美国领事馆的一位参赞在此购买了一枚1873年上海书信馆发行的加盖商埠邮票,后经行家鉴定出该票是真票伪盖,便持票前往要求更换。汇啦不肯,于是诉诸法庭,法庭认为此票虽由门市部收进,不知其为伪品,但作为邮商应具备鉴别力,售货应负责保真,“自分无此能力,则辍业耳”,最后汇啦只得关门了事。五.1920-30年代天津四起伪票案  列强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租界,不仅是外国人为所欲为的冒险家乐园,也是藏污纳垢的罪犯庇护所。天津20—30年代曾发生过四起轰动一时的外国人制造假邮票案。  1926年9月26日,天津破获一起伪造宫门1元假邮票案,总价值达银元17万多元。主犯是居住在日租界内的日本浪人波多野金次郎,案发之后他被驱逐出境。  1926年冬,天津日租界警察署又破获一起伪造宫门5元假邮票案,伪票价值达15万元,主犯为4名日本浪人,其主要销售对象是各国在津银行,后查明这些伪品出自日本国内。  1930年3月,天津邮局查获一起伪造帆船1角邮票案,主犯分别是白俄和犹太人。在其住处搜出伪造邮票的全部工具和印好的伪票之后,几名罪犯被中国当局判了劳役。  1937年5月1日,天津邮局又查获一起由2名白俄人伪造单圈及烈士像邮票案,在其住宅查出印刷机、邮票铜模9块、切刀、印油和假邮票一批。当时2名罪犯被判处徒刑4年零2个月,各罚金500元。但不久日寇侵占天津,这两名罪犯从监狱里放出加入日军,罪犯竞然摇身一变成了耀武扬威的占领者。六.英国人道格拉斯伪造“临时中立”   英国人道格拉斯是洋行职员,有一定邮识,专门从事制造伪票的勾当。20年代初他把一些蟠龙邮票,加盖成“临时中立”,或宋体字“中华民国”倒盖等伪品。这些伪品虽然作伪手段高明,但仍然不断被集邮者揭露。七.法国神甫马乐出售伪造半白日徽票  抗战初期,法国神甫马乐在深泽、献县一带传教。他利用传教士身份,往返沦陷区和解放区之间,多次把晋察翼边区发行的邮票带到天津出售。  其中部分半白日徽邮票等后来证明是伪造品,由于当时沦陷区集邮者对边区邮票发行情况知之不多,因而受骗上当,马乐至少是作伪的知情者。八.1940年广东俞薇生伪票案  抗战爆发后,1938年至1941年间,占领上海的日军尚未进占“租界区”。1940年1月,这里发生了一件因购买假邮票对簿公堂的新闻。  一名叫俞薇生(广东人)的职员,早年以高价购买很多名贵邮票,这时因经济洁据,委托光明书店寄售一部分。外籍医生罗伟廉(后加入中国籍)打算购买,但经鉴定发现其中伪品很多,认为命有意欺诈,报告新闸捕房将俞拘捕。不久此案送交法院,双方都聘请了律师,最后法庭宣判俞薇生无罪释放,原因是偷薇生在购进这些邮票时,自己也辨不清真伪,只在每页邮册上注明了该票购入价格,属于劣质低价,不存在欺诈。   这件事发人深省。自己购买收藏邮票时,不能辨真伪,吃亏也好,上当也罢,都是自家愿打愿挨的事。但把这些似是而非的假邮票拿出售人,就有了失德失信的责任问题。从中可以引出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九.中国邮王周今觉自我藏品辨伪   中国第一代邮王周今觉(安徽人 1879-1949),早年曾购买蓝色欠资1分与2分临时中立邮票,于1925年《邮乘》第一期彩色封面刊登,向集邮界广泛介绍。   十几年后,周今觉发现这两枚邮票竟然是赝品,为了避免贻误他人,周今觉立即在1940年《邮乘》第三期发表文章《余之错误》,对包括这两枚邮票在内的以往文章中的几处错误观点一一详细说明纠正。这种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治学态度,让国际集邮界刮目相看。下为周今觉照片。
十.陈志川被假大龙邮票欺骗
  1943年3月,一位顾客来到国粹邮票公司,拿出两本贴票册,上贴大龙薄纸邮票40余枚,蟠龙无水印邮票几十枚,陈志川以800元买下。陈志川洗票时发现,全是道林纸伪造的。 为了使自己和更多集邮者吸取教训,陈志川将这些伪票悬挂在公司办事处,作为终生纪念品。还把此事在《国粹邮刊》上披露,告诫集邮者擦亮眼睛。十一.钟笑炉被钱万能臆造票欺骗     新光邮票会会员钱万能,曾向新光会举办的拍卖送拍过假票。    钱万能伪造的解放区邮票,在新光会审查时,未发现是假票,被著名邮商钟笑炉买下以后,才辨认出是伪造品。于是根据新光会规矩,新光会令钱万能退款,并将这些伪票全部没收。下为钟笑炉照片。
十二.四大公子之袁寒云的珍邮赝品    袁克文(1890年8月30日—1931年3月22日),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18岁以荫生授法部员外郎。入民国曾任清史馆筹修。袁世凯死后,其长期客居上海,以变卖字画为生。   袁克文不喜政治,长于诗文,工书法,能唱昆曲,爱好藏书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纲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   民国年间,与张学良、张伯驹、溥侗一起被称为“四大公子”。收藏大量珍本古籍。著有《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古钱随笔》、《寒云词集》、《寒云诗集》、《圭塘唱和诗》。所写掌故、笔记,如《辛丙秘苑》、《洹土私乘》等颇多独特之资料。所作词未正式付梓,死后由张伯驹等为其油印《洹上词》一册行世。下为袁寒云照片。   同时,袁寒云也是中国邮坛名人,他的邮集中珍品,经陈复祥审查,许多为赝品。比如一枚万寿6分上海版旧票,经陈复祥识破是用药水将加盖字体洗去改成的,造假手段十分罕见。十三.张拱辰换谢选卿福州对剖伪票封   张拱辰是著名集邮家,也是福州邮政局员工谢选卿邻居。  1930年代,张拱辰从谢选卿处换得16枚假福州对剖票全套,以后他对这些票的真伪逐渐产生了怀疑。于是他一方面查阅各种集邮书刊,一方面大量收集各种福州对剖票封达100余枚。   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了谢选卿伪造对剖票加盖木戳的证据,由此揭开了谢选卿伪造福州对剖票的真相。1960年他的研究成果公布后,在国内集邮界引起轰动。十四.犹太籍邮商提强造假齿孔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曾有一名犹太籍邮商提强,有一架精巧的打孔机,可以按需要调节齿度,使打出来的孔非常标准齐正,无论是进行补齿或重新打齿孔,都能做到万无一失。
   他对修补揭薄,和补背胶也都在行,因此,登门求“医”者很多。 提强对“医治”费要价很高,一般均按照被修补邮票的价值提取15%的修补费,收入颇丰。  集邮界反映,此人惟利是图,邮德很差,常廉价收购残破的贵重邮票,经过“妙手回春”再以次充好高价卖出,损人利己。  1940年代中期,提强回国前,将他的那台打孔机及修补工具,都卖给了一位中国人。伪造假齿孔邮票者,被称为邮票“假牙齿医生”。于是,上海集邮界十分忧虑,担心再出现一个新的“假牙齿医生”。   集邮家张包子俊对此深恶痛绝。1948年曾在《近代邮刊》第3卷第8期上刊文《假牙齿》专门揭露此事,并告诚集邮界提高警惕。十五.官某与红印花直双连中缝漏齿   1940年代后期,国内曾有位姓官的邮票“假牙齿医生”,他与众不同之处是专门伪造漏齿“变体”邮票,他先后变造售出过多枚红印花小2分直双连中缝漏齿及其他伪漏齿邮票。特别是由他当年变造的一件红印花大字4分横双连中缝漏齿邮票,30多年后在台湾还曾引起过一阵风波。   1970年代后期,非律宾华人集邮家黄光诚(1902年-1989年)见到了这种漏齿邮票,惊奇万分,在台北《中国邮刊》上撰文介绍这一“新发现”。   不久后黄光诚得知该票纯系伪品,黄光诚深感痛恶,又发表文章予以更正,并详细分析研究了这种伪品的加工方式。   黄光诚在文章中谈道:“从来无齿票改变为有齿者容易,但有齿者而欲改为无齿票实属困难重重......据富有经验之邮友告知,其制造方法有两种:   “(1)即将整个图案之二枚,如中国画裱背之制,用刀雕刻下,裱糊另纸上,再于四面制齿而中缝留空,即成中缝无齿矣。”;   “(2)将双连票依左右图案之边缘切下,并切取同票纸质之边框,补制中缝,接口为边框线条所遮掩,便不易发觉,只有图案至齿孔之1.5毫米地位易于看出破绽而已。但用同票之纸边及作工精到,则其破绽可减少。倘用紫外光灯照射,即无所遁形矣。”   黄光诚对这宗“伪齿案”不仅自己引为重大教训,而且将其公之于众,以提高集邮界的辨伪能力。  另外,当同时发行有不同齿孔的同一种邮票时,齿孔的疏密往往能决定邮票身价的高低,于是又有人在这上面作手脚。例如,1938年中华邮政交香港中华书局承印的孙中山像邮票,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邮票是交由香港大东书局打孔的。这种称为“中华大东齿”票面1元的邮票存世量极少,邮市上价格很高。“假牙齿医生”就把粗齿的邮票改为细齿卖高价。而中信版16分邮票与其正相反,是粗齿邮票很少,“医生”就把细齿邮票改为粗齿出售。   就连中国最著名的第一代邮王周今觉、著名邮学家钟笑炉、陈志川、张拱辰、袁世凯公子袁寒云等政界商界翘楚名家,都会被伪票欺骗,我们任何集邮者买到赝品何须大惊小怪,除了像这些前辈一样用心学习研究,又有什么资格怨天尤人呢?  高价值的东西基本都会被造假,就像前文《世界篇》所介绍,邮票赝品从邮票诞生的第一年就一直如影随形,并非在你集邮的时候才出现赝品。
十六.上海邮商张洁齑(jī),仿印大龙邮票   1930年代,上海邮商张洁齑曾仿印了一批“海关大龙”邮票,纸张、图案、齿孔等均可乱真。唯一值得宽心的是他在邮票背面都印上了“仿制品”三个字,表明这些邮票不是真品,是为集邮者补缺用的。  但是许多集邮家还是劝张洁齑不要这样做,免得惹出事端。张洁齑停止了出售,却将其余的仿印票都送了人,结果给一些伪造者钻了空子。  有人不仅把邮票背面的“仿制品”三字去掉,有的还把“新票”做旧,盖上椭圆形的海关假邮戳,并粘连上纸片,伪装成信销剪票。为了不易露马脚,专在黄昏时向外兜售。十七.孙绍文臆造东北加盖票获刑2年   从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至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出于各种原因,曾先后出现过不少地方加盖邮票,粗略统计约有3000余种。  如此混乱背景下产生的这些邮票,泥沙俱下,良莠难分。不法邮商孙绍文一人臆造了加盖邮票品种53套之多。  孙绍文(辽宁沈阳人)又名孙耕夫,曾在沈阳南关经营东北邮票社。为了骗钱,他大量臆造东北地方加盖邮票,向各地邮社和集邮者出售。  由于没有公开揭露,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的集邮书刊把这些臆造品当作正式的东北地方加盖邮票列入,许多臆造票至今还在集邮者中间流传,甚至流到国外。  1952年,沈阳市人民法院以破坏人民邮政信誉罪,判处孙绍文2年徒刑。
十八. 新光会王汉强送拍假票    新光邮票会会员王汉强,是侨联会负责人。在新光会组织的邮票拍卖中,王汉强送拍的大龙邮票在送审时被查出是假票。    根据新光会规矩:“本会审查部的规矩,凡是一经审定是伪票,就毫不顾惜地立刻在假票反面盖上“伪”字的图章,使它不能再在他处骗人。而请付审查的人,可以凭着这一点向售主交涉”,王汉强本人没有争辩,自己动手在邮票背面加盖了“仿制品”印章,邮会因此允许该票以低价出售,大约1角1套。十九.钱万能臆造区票死于狱中   产生于艰苦战争环境中的解放区邮票,从40年代开始受到国内外集邮界的重视。由于大多数解放区邮票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印制的,所以易于伪造,常成为不法投机商大肆伪造、臆造的对象。   其中为害最大的当属上海邮商钱万能。  钱万能,浙江宁波慈溪人,又名钱启祥,从30年代起在上海经营邮票钱币。1944年前后,他用木刻手工方法,臆造了几十种解放区邮票,其中有许多臆造票,坑骗了大量集邮者。   直到全国解放。钱万能仍恶习不改,丑行被揭露后他受到了法律制裁,1965年死于狱中。  现在,钱万能的伪造票,也被集邮者收藏,比如下图标题为:“钱万能区票伪造票28枚” 的一组拍品,拍到了9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