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96年第九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展纪念明信片

1996年9月30日至10月15日,第九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展览在古都西安隆重举行。1996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展览以此为契机,通过旅游门券这一独特载体,展现中国革命历史与自然人文景观的交融。活动旨在通过门券收藏展示,弘扬红色文化、传播旅游资源,同时推动全国门券收藏爱好者的交流与合作。来自全国的门券收藏作品琳琅满目,涵盖革命历史、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题材,展示了中国旅游门券的多样性与艺术性。展览现场结合西安古都特色,通过门券讲述历史故事,如长征路线、西安事变等红色记忆,强化了地域文化与革命历史的联结。为纪念这一盛会,组委会特别制作了一套4枚的纪念明信片,以当年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兑奖片为载体,通过加字和精美的图案设计,生动展现了活动的主题和西安的文化特色。
 
图片
 
 
这套纪念明信片以中国邮政发行的贺年有奖明信片为基础,正面印有“第九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展览纪念”字样,以及活动的时间“1996.9.30-10.15”。明信片上还加盖了纪念邮戳,邮戳日期为1996年9月30日,与活动开幕日一致,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每枚明信片的背面都印有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美观大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第一枚:图案为一个骑在龙背上的童子,手持信封,面带笑容,象征着邮政通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寓意着吉祥和繁荣。
 
图片
 
2. 第二枚:图案为一个色彩鲜艳的泥塑面具,造型夸张,充满了民间艺术的特色。这种面具通常用于传统的民间表演和祭祀活动,体现了陕西地区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图片
3. 第三枚:图案为一个骑在马上的武将形象,手持兵器,威风凛凛。这个图案可能与陕西地区的历史人物或传说有关,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英雄气概。
 
图片
4. 第四枚:图案为两个传统的民间泥塑娃娃,一个较大,一个较小,象征着多子多福和家庭美满。这种泥塑娃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片
这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也是为了展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成果和门券收藏文化的魅力。活动由陕西省总工会、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门券收藏爱好者和游客。- 行业推动:作为全国性门券收藏盛会,活动促进了收藏文化的普及,提升了旅游门券的社会认知度。通过门券这一“微型艺术品”,向公众传递了中国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魅力,助力红色旅游与文化传承。
 
活动纪念邮戳、明信片等实物,成为记录1990年代中国收藏文化与红色纪念的重要文献,为研究民间收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门券收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为西安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这套纪念明信片的发行,也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收藏机会,成为了中国邮政史上的一段佳话
 
由于这套纪念明信片发行量有限,且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这套明信片的价格已经大幅上涨,成为了门券收藏爱好者和邮政历史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1996年第九届全国旅游门券收藏展览纪念明信片不仅是一套精美的邮政纪念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中国旅游业和门券收藏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西安这座古都的文化魅力。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这套明信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更是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收藏盛会,更是红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生动结合,通过门券这一独特媒介,串联起历史记忆与当代文化,成为中国收藏史上的重要篇章。
 
 
来源:寧之讯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