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银行排队半小时兑完京剧净角纪念币,手里攥着卷棕色包装的新币,指尖都能摸到镜面工艺的细腻质感。
红色渐变的图案把净角的刚劲范儿刻得真挺到位,单论颜值,这枚5元面值的纪念币确实没让人失望。
打开收藏群一看,一半人喊着“大涨40%,赶紧冲”,一半人骂着“散户砸盘,套牢预警”,这场面属实把不少新手藏友看懵了:这币到底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先掰扯点实在的,别被“大涨”的噱头带偏。净角币作为京剧系列第三枚,6000万枚的发行量不算夸张,11月25日开兑当天,现货报价确实冲到过6.3-6.6元,部分渠道甚至喊出7元的回收价,看似比面值涨了24%-40%,但实际成交根本没这么热闹。
问了圈里几个常年收币的老炮,他们手里的实际成交价大多卡在6.4-6.5元,整卷的溢价也就15%左右,而且买盘特别谨慎,根本没有前两年“生角币”那种抢货的疯狂。
反观普通散户,不少人刚兑完就急着挂单抛售,导致盘面一直被抛压拖着,想突破7元关口难如登天,毕竟前期期货盘大多锁在6.8-7元,这道坎没大资金进场根本迈不过去。 其实净角币的走势,早就把今年纪念币市场的真相扒得明明白白。
前有雨林币、80币刚兑完就跌破面值的前车之鉴,大家对新币的预期本就不高,净角币能保持20%以上的溢价,全靠“京剧国粹”的题材撑着。
但问题也很明显:一是商家不敢放量,现在线上卖纪念币没进项发票,缴税之后利润薄得可怜,不少商家干脆选择不碰,少了主力托底,行情自然稳不住。
二是散户太多,预约时热门网点几分钟售罄,看似火爆,实则筹码全散在散户手里,大家都想着“见好就收”,集中抛售之下,价格能不跌就不错了。
三是年末新币扎堆,马上马年币钞就要公告预约,1亿套的发行量、10元纪念币+20元纪念钞的组合拳,早就把市场资金和注意力分走了大半,谁还愿意死磕净角币?
说句良心话,净角币不是不值得收藏,而是不该抱着“短线暴富”的心态去囤。
如果你是京剧题材的忠实粉,凑齐“生旦净丑”系列的完整性就值回票价,毕竟同系列生角币现在都有近180%的溢价,长期拿着大概率不亏。
如果是想靠它赚快钱,劝你别抱幻想,短期1-3个月,这币大概率就在6-6.5元区间横盘震荡,跌不到面值,也涨不上天,折腾半天可能还不够路费钱。
兑换要到12月1日才结束,现在抛盘还没出清,后续价格大概率会更平稳,想抄底或出货都不用急。
至于接下来的马年币钞,确实值得重点盯。每人能约20枚纪念币+20张纪念钞,1亿套的发行量看似不小,但“币钞同发”的模式本身就有热度,再加上生肖题材向来是收藏市场的硬通货,只要预约时手速够快,兑到手基本不会亏。
有个坑要提醒:别等开盘就追高,参考净角币的走势,新币刚上市往往抛压最大,价格波动也剧烈,不如等热度降温后再入手,反而更稳妥。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藏品之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