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圈最近的画风有点魔幻,一边是京剧净角币11月18日预约的消息让藏友们摩拳擦掌,一边是备受瞩目的80币上演“滑铁卢”,兑换率仅81.7%的成绩单让人大跌眼镜。
这枚币当初预约时可是创下99.7%的近乎满额纪录,如今却留下1440万枚弃兑量,逼得北京、浙江、山西等多地央行紧急延长兑换期限到11月9日,这波反转着实打了不少投资者的脸。 其实从80币公布面值和发行量那天起,就预感它可能要“翻车”。
同样是KZ系列,50币凭1元面值+1000万枚发行量,如今单枚成交价稳在10元,足足涨了10倍;70币虽发行量飙到5亿枚,但1元面值的低门槛,让它即便溢价不高,单枚1.3-2元的价格也不至于无人问津。
可80币偏要剑走偏锋,10元面值配上8000万枚发行量,算下来总面值高达8亿元,比70币的总面值还多出3亿,这哪里是给藏友送福利,分明是给市场压了个沉重的包袱。
更要命的是,从预约到兑换间隔40多天,热度早已被消磨殆尽,再加上币面设计争议不断,不少藏友拿到手直呼“不如预期”,弃兑自然成了大概率事件。
再看行情走势,更是印证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兑换初期还有11元/枚的成交,短短两天就跌到10.4元/枚,几乎快贴近面值,这意味着投资客想靠短炒赚钱根本不现实。
纪念币收藏的核心逻辑从来都是“物以稀为贵+低门槛”,50币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而80币既没有稀缺性加持,又抬高了入场成本,还没走出差异化优势,凭什么让藏友买单?
现在市面上甚至出现“约了一卷想只兑两枚”的吐槽,足以见得大家对这枚币的信心有多不足。
更关键的是,很多藏友忽略了一个致命细节:弃兑可不是“想弃就弃”。接下来京剧净角币期货价已经冲到6.9元,马币马钞更是未发先火,这两币一钞的热度完全是“约到就是赚到”的级别。
如果因为弃兑80币被拉入黑名单,后续就算预约成功也无法兑换,这笔损失可比放弃80币大多了。
当然已经错过兑换的朋友也不用慌,记得在净角币预约核查期内去银行取消黑名单,别让一时的冲动影响后续收藏。
至于大家关心的二次预约,按照央行以往惯例,80币的弃兑余量和未约完额度,明年大概率会和热带雨林纪念币、马币马钞以及京剧净角币一同开启二次预约。
但老藏友真心劝一句,二次预约别再盲目跟风了。如果是单纯喜欢题材想收藏,入手几枚无可厚非;但如果还抱着投资翻倍的幻想,那可就太天真了。
参考之前东北虎豹币、京剧旦币的二次预约情况,余量兑换往往热度大减,溢价空间更是被压缩到极致,80币本身就面临行情疲软的问题,二次预约后的表现恐怕只会更平淡。 其实80币的弃兑潮也给整个纪念币市场提了个醒:脱离市场规律的发行,再高的预约率也只是虚假繁荣。
藏友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盲目抢新”的群体,面值、发行量、设计质感,每一项都能成为决定是否买单的关键。
接下来的净角币和马币马钞,虽然热度高涨,但也建议大家理性对待,毕竟收藏的本质是热爱,而不是被市场情绪牵着鼻子走。
最后想问一句,你手里的80币兑换了吗?对于即将到来的二次预约,你会出手吗?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藏品之友







0